腾科教育小编云,伴随数据中心的“新基建”信号释放,数据中心签约与开工热潮开始涌现。数据中心行业咨询机构DCMap近期对北京周边区域80多个数据中心进行调研后发现,截至3月底,北京周边地区数据中心投运机柜达17.35万个,在建机柜达32.55万个,规划机柜27.62万个,共计77.53万个,在建及规划数据中心体量惊人。
“20年前数据量每天只增长100GB,而现在的数据量每秒增长约5TB(1TB=1024GB)。”赛迪顾问总裁、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孙会峰谈起数据中心首度纳入“新基建”范畴时说,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可能呈10倍增长。“这就像是车多了,四车道不够跑,到了必须建八车道的时候。”
不过,针对当前各地积极建设数据中心的情况,专家指出,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数据中心建设,应避免财政资金过度投入。
环京多地伸出橄榄枝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广州、佛山、张掖、重庆、合肥、郑州、拉萨等多个城市的数据中心项目开建。投建数据中心的难点是在客户需求、网络带宽、节能减排等众多要素中尽可能找平衡。
一家在河北怀来投建了多个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服务商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数据中心的特点是长期不停运行,需大量载能,数据中心选址一般在能源富集区域。同时,为保证短时延体验,数据中心要尽可能靠近用户。
数据中心行业咨询机构DCMap指出,河北的廊坊、张北、怀来三地合计约占北京周边区域数据中心市场总规模的65%。
北京周边区域数据中心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受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的影响。该政策要求北京市六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而河北多地纷纷出台吸引数据中心行业在当地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了数据中心从北京主城区向周边地区建设的外溢。
孙会峰介绍,大量数据中心布局在一线城市及周边,因为它们的主要客户——互联网企业大多布局在这里。但这些区域土建成本、能耗指标没有太大富裕,未来没法扩建大规模数据中心。中西部地区土地宽裕、能源富集,能大幅降低数据中心成本。但距离用户较远,存在网络延迟问题,且跨省网络带宽交易价格很高。“统筹布局是未来数据中心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比如实时在线业务靠近一线城市布局,而离线非实时业务则进行远距离布局。”孙会峰说。
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网络带宽成本占到整个云计算成本的20%至30%,远高于国外。随着5G商用,未来3至5年数据量还会激增,如何平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资源,可能是一个问题。
掀起开工热潮
数据中心是支撑众多互联网应用的底层信息基础设施。伴随数据中心“新基建”信号释放,数据中心签约与开工热潮已开始涌现。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近期一口气签下5个数据中心项目。4月3日,重庆22个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数据中心项目5个,仅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中国华录·重庆数据湖产业园、重庆移动-亚德(重庆西永)高等级数据中心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0亿元。
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预计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规模于2022年达到3482亿元,2019年至2022年三年复合增速达30.7%。
从全球范围看,2020年也是数据中心建设大年,云计算厂商占据数据中心下游客户较多份额。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厂商均明确2020年在数据中心方面的资本支出会加大,市场预期北美云计算巨头2020年资本支出同比增速为18%,显著好于2019年水平;预计国内云厂商资本支出的周期性复苏也将带来数据中心板块短期上架率、新增项目合同等指标明显改善。
数据中心赛道景气度不断攀升,吸引了众多或专业、或跨界的公司加入。除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掌握网络带宽资源的基础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纷纷发力云业务,华为、浪潮也从原本的服务器供应商竞相“下海”进入客户市场;还有沙钢股份、龙宇燃油等传统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切入数据中心业务。
解开行业发展密码
针对近期各地开建数据中心的“热情”,孙会峰提醒,要警惕避免财政资金的过度投入。
市场调研机构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特色决定是否把数据中心纳入“新基建”范围。具体要看当地电力供给状况和价格、年平均气温是否凉爽、当地ICT企业数量和互联网用户数如何、与地方支柱产业是否匹配等诸多因素,切不可盲目上马。
虽然过去我国数据中心呈现高于全球水平的发展增速,但孙会峰坦承,我国数据中心仍存在“小而散”的问题,能耗高,不利于提高整体运维水平。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约有7.4万个,超大型数据中心(10000机架以上)、大型数据中心(3000至10000机架数量)数量占比达12.7%,规划在建数据中心320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36.1%。孙会峰说,该数据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已占全球总量的40%,我国大型数据中心有较大发展空间。
此外,数据中心相关软硬件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孙会峰称,一个数据中心从建成到收回成本差不多得6至8年,但大概两三年就需进行升级,数据中心需持续投入。
数据中心近年来一个技术发展方向是“云”。阿里巴巴基础设施首席架构师、IDC总经理高山渊表示,根据IDC全球云IT基础设施季度追踪报告预测,全球云基础设施占IT的比例逐年提升,将从2017年的42%升至2022年的58%,这一趋势说明全球数据中心正在向“云”转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有别于传统物理机房,传统机房只是将原来电脑里的数据集中在机房进行备份,无法实现数据和系统的打通。这种所谓的“数据中心”既占用了大量IT投入,又难以提供真正的大规模计算服务 ,且无法被整合至公共云平台。
今年,我国明确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各地还将继续上马一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中心市场总体规模将快速增长,未来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不低于30%。专家建议,各地在布局数据中心时,要根据应用需求,科学规划、统筹布局,避免“一哄而上”导致无效投资。
数据中心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投资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全国已有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过200万个。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也意味着,各地的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将继续扩容。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我国还需要投资建设多少个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为何成“香饽饽”
数据中心是什么?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计算能力如同水、电等生产资料一般,是最根本的社会基础设施之一。作为数据枢纽和应用载体,数据中心是承载数字计算力、各行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保障设施,是搭建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前置条件,也是发展数字化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今年以来,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据中心项目成了各地新基建的“香饽饽”之一。
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预测,今年,我国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将达到4166.8亿元,同比增长12.7%。到2025年,这一投资规模有望达到7070.9亿元。
各地为何热衷投资建设数据中心项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告诉记者,数据中心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不仅可以服务于互联网,而且可以服务于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地方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一步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将从支撑消费逐步转向支撑产业发展和社会数字化治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也将成为各个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将大幅提升。”何宝宏说。
万国数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伟告诉记者,数据中心业务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增长。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中心平稳运行是各行业开展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例如,数据中心通过为清算、结算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可以保障金融活动、消费者支付、社会经济活动等正常开展;通过支撑线上办公和即时通信,可以确保企业运行及个人通信正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数据中心受各地热捧,一方面是由于数据中心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以数据中心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兴起,将从供需两端带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能。
需求量将大幅增长
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许多短板,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短板更明显。2018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加快了“新基建”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投资项目。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各地还将继续上马一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我国到底需要投资建设多少个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在网络数据量迅速提升、云计算兴起以及开始步入5G时代的大背景下,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盘和林说,今年以来,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时,许多行业加快拓展线上业务,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垂直业务需求以及业务规模不断上升,金融、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也都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在客观上为数据中心供应商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盘和林表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许多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冲击下进一步发展壮大,发展更加成熟,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在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数据中心在稳投资,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何宝宏认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短板问题可通过“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起发力,在补短板、促创新上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同时,随着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广泛渗透,低时延、大带宽应用场景将持续增加,将带来数据量大幅增长,进而带动数据中心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他表示,数据中心市场总体规模仍将快速增长,未来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不低于30%。
黄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这些地区的人口及互联网用户密度远远领先中西部地区,大型互联网、云计算、科技创新类企业与政企用户数也远远领先其他地区,对数字经济的贡献也更大,是我国数据中心业务需求最旺盛的区域。
“目前来看,这些区域的数据中心上架率已经达到60%至70%,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供需缺口仍有扩大趋势。”黄伟预测,未来5年到10年,我国数据中心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尤其是随着5G应用进一步成熟,将催生出更多应用,进而会催生出更大的需求。
如何避免“一哄而上”
“不管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盲目投资、跟风建设,肯定会导致布局不科学、不合理以及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何宝宏说。
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数据中心建设一般会科学布局与规划。例如,服务型数据中心一般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信息化发达的中心城市(主城区)。一些企业也会把对网络时延要求较低的灾备业务转移到寒冷地区部署,以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
何宝宏建议,在布局数据中心时,要注重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分类规划。其中,边缘数据中心支撑短周期数据存储、实时业务处理,对网络时延要求高,需要本地化部署;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支撑长周期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对网络时延要求相对较低,可将其建设需求逐步向一线城市近郊、周边城市甚至中西部地区转移。
“数据中心作为重资产投资,是以15年到20年生命周期来衡量的,若布局不当,极有可能导致无效投资。”黄伟指出,过去10年来,各地建设了不少数据中心项目,总量缺口已经不大,但经济发达地区需大于供、经济不发达地区供大于需的特点比较突出。因此,建议以人口密度及对应的流量需求作为数据中心布局的重要决策依据,并结合当地政策、自然环境等情况,综合统筹、全面规划,实现全国资源的合理布局。
在黄伟看来,未来数据中心建设将呈现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数据中心持续走向大型化、规模化;二是边缘计算的载体下沉到社区、工厂等边缘侧。受此影响,未来数据中心建设也将分成边缘型和集中型,“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近的更近,远的更远”。
黄伟建议,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在选址上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客户中长线应用需求是否能够支撑数据中心建设;二是必须跟随技术趋势变化开展布局。由于未来技术更新会让数据中心的技术门槛越来越高,技术前瞻性将是保证数据中心未来适应性、保持投资回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盘和林表示,随着数据中心需求量增大,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与日俱增,数据中心作为高耗能且备受追捧的产业,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过度建设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地区,数据中心建设不要盲目追求规模。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数据中心要更有针对性。
腾科教育小编提醒欢迎关注腾科教育淘宝:https://shop327449868.taobao.com/?spm=a1z10.1-c-s.0.0.38b449ecknqfoF / 微信公众号:腾科教育 / 抖音:腾科教育 / 新浪微博:腾科教育官微,获取更多资讯和实用干货。